一、实验室概况
1 实验室简介
甘肃省大樱桃创新中心前身为甘肃省大樱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省科技厅批准建立),甘肃省大樱桃创新中心是促进甘肃大樱桃产业发展为目的的科技研发平台,中心依托单位为我学院。中心现有专职、兼职科技人员58人,其中高级职称27人,中级职称16人,博士8人,硕士17人,本科20人,建有果品质量检测、果品储藏保鲜与加工、土壤肥料与生理、植物组织培养四个实验室,总面积为547.4 m2;建成实验用微型冷库一坐,仪器设备334多万元,共享设备1000多万元。中心的主要任务是立足甘肃樱桃产业技术需求,秉承绿色化引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效益化提升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针对甘肃大樱桃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瓶颈,发挥中心在人才、技术、信息、仪器设备和协同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研究模式,研究、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和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经营模式,探讨有利于中心稳步发展体制机制;在理论、技术、人才、信息、决策等方面为甘肃大樱桃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持,提升甘肃大樱桃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经营效益。近年已承担完成《提高大樱桃产量质量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甜樱桃贮藏保鲜与综全合加工技术研究》等国家、省、市和自列科技项目二十多项,主要研发内容涉及砧木筛选利用、高效优质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防灾减灾、贮藏保鲜、新品种选育、品种标记鉴定、加工产品开发等。获得地厅级科技奖11项,制定《樱桃果蝇无公害防控技术规程》、《大樱桃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操作技术规程》等技术规程3个,为促进甘肃大樱桃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组织机构
“创新中心”依托我学院和“甘肃省大樱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联合省内外10余家单位共同组建,设立中心主任(首席专家)1人,副主任1人,实行首席专家(主任)负责制,负责技术创新中心的全面工作,创新中心研发人员不少于30人,设固定人员3-5人,其余人员为兼职人员。
创新中心参与单位体现产、学、研、政、企相结合,省内、省外相结合,学科结构上体现多学科相结合,人员结构上体现上老、中、青相结合,高、中、初相结合。通过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建立起跨单位、跨学科、跨行业、跨企业、跨区域的横向合作技术创新平台。“创新中心”具有相对固定的专兼职人员和相对独立的科研设施体系。实行牵头建设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负责技术创新中心的全面工作。同时成立新中心专家委员会。
3专家委员会
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由甘肃大樱桃技术创新中心专家和省内外从事樱桃研究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国内行业内知名专家组成。主要职能是负责审议技术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研究方向、重大学术活动、年度报告、开放课题等。具体人员如下表所示:
甘肃大樱桃技术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名单
4创新中心主任简介
呼丽萍:创新中心主任。女,1962年生,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樱桃分会常务理事、天水市园艺学会副理事长、天水市果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会会员。1982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果蔬栽培专业。1982年至2002年在天水市果树研究所工作,2003年以人才引进方式调入我学院工作。工作三十六年来,一直坚持面向当地果树生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省(部)、市级科技项目30多项,获得资助经费300多万元。获得各类省市级科技奖历10多项;编写出版《天水果树栽培技术手册》、《甘肃果树病虫害防治图解》专著2部,在《中国果树》、《果树科学》、《植物病理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一项,参加省市科技项目4项。
2010年,担任甘肃省大樱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以来,积极努力,全面推进甘肃省大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按照工程中心建设和评估的有关要求,紧扣建设目标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在不断深入调查研究解决果树产业发展共性与关键技术问题的同时,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为企业和果农牵线搭桥,坚持长期深入农村一线进行科普知识的宣传和科学技术普及推广。在促进天水果品产业健康、高效发展,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是一个对果树事业有着深厚感情的果树科技工作者,先后获得天水市优秀科技人才、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天水市十佳杰出女性、甘肃省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二、科学研究
1研究方向
1.1高产优质品系选育
长期的果树栽培实践证明,优良的品种与砧木是果树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的基础。各个品种与砧木均有其适生范转,不同品种与砧木的稼接亲和力和生长结果表现以及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生长结果表现亦会不尽一致。甘肃省地形复杂、生态类型多样、气候差异较大,表现出对品种要求的多样性、生态的适应性,特别是对品种抗寒、抗旱等抗逆性的要求较高。然而我省对樱桃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创新利用不够,存在品种结构、砧穗组合、品种熟期搭配不合理,品种区域化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不规范、不严谨等问题。此外,除对品种优质、耐贮运、多样化要求外,针对甘肃省气候特征,加强抗性性状在新种质中的融合是必然趋势,因此,中心针对种植区域的生产条件选择相适应的品种和在砧木,并依据各品种和砧木的特性进行砧穗组合的评价,从中筛选出与环境条件与种植模式相匹配的砧穗组合,以实现良种良砧配套。
1.2大樱桃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的防控技术
樱桃根癌、流胶、果蝇是大樱桃普发性病虫害,对大樱产业的影响较大。根癌病由于发病部位在根部,当地上部表现出病状时,已经到了发病后期,错过了最佳的防治时期,而且目前没有特效药剂防治。流胶病发病原因复杂,既有生理性原因,也有真菌侵染引起的,生产中,难以分析出具体发病原因,难以对症施药。果蝇在大樱桃近成熟期危害,从果品安全的角度考虑,不宜采用化学药剂防治,而且危害范围广,繁殖速度快,具有迁飞性,防治难度大。中心已研发出一些具有较好防控效果,且安全经济高效的防控技术。
大樱桃花期,冷暖空气频繁活动,极易发生霜冻或低温冻害,大樱桃产区几乎每年都有发生。目前,主要采取喷防冻剂、熏烟等常规的防御技术,但是在降温幅度大的年份或者产区,常规技术无法防御。目前,没有完善的自然灾害防御体系,现有的防御设施--- “三防棚”功能不完备,操作不便,防御效果不理想,因此,中心在该方向重点研发与推广经济、实用、高效的“多防棚”和与之相配套的防灾减灾集成技术。
1.3樱桃采后商品化处理与物流保鲜技术
我省大樱桃主要靠异地销售,由于大樱桃果皮薄,果肉软,不耐贮运,成熟期正值夏季高温时期,在采后异地运销过程中如何保障果实品质不劣变是实现产后增收的关键。目前,我省从采收、包装、运输到销售的各环节,缺乏有效效的品控措施和技术规范,特别是没有落实采后预冷技术要求,导致果品采后损失严重,为此,引进、示范、推广产地预冷和冷链物流保鲜设备与技术,建立产销无缝对接的供应链平台是本中心拟研究解决的又一重点和难点。
1.4大樱桃高附加值技术开发
目前,我国的樱桃产业侧重于栽培生产和优良品种推广,产后处理和深加工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美国农业总投入 70%的资金用于产后加工环节,美国果蔬产品的产后产值与采收自然产值比是 3.7∶1.日本是2.2∶1,我国是0.38∶1。可见,我国应该加大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的资金和科技投入,极大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大樱桃营养丰富,每年上市期在 5、6 月份,成熟期短,集中上市,不耐贮运,保藏术不够成熟,目前大樱桃深加工技术的研究有一定进展,但是某些关键技术还有待突破,深加工产品开发还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大樱桃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醋、果脯、果冻和罐头等,樱桃核及果渣、酒渣再利用,是一条开发樱桃资源、发展樱桃产业的可行之路,将有利于稳定扩大樱桃种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将樱桃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对加工过程所产生的下脚料进行再利用,符合国家所提倡的绿色经济和循环农业,有助于樱桃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研究项目
甘肃省大樱桃技术创新中心近5年来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清单
序号
|
项目名称
|
编号
|
负责人
|
起止
|
经费
|
项目来源
|
计划类别
|
时间
|
(万元)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
|
1
|
生物土壤结皮及结皮下土壤微生物和线虫对模拟增温和降水改变的响应
|
41761057
|
刘艳梅
|
2017-2020
|
3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
|
甘肃苹果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
2016YFD0201136
|
呼丽萍
|
2016-2020
|
158
|
农业部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3
|
苹果多酚中降血压单体酚的筛选
|
1610RJZE141
|
高义霞
|
2017-2019
|
3
|
甘肃省科技厅
|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
|
4
|
高效抗逆性根瘤菌剂的开发与应用
|
无
|
陈利云
|
2017-2018
|
6
|
天水市科技局
|
天水市科技计划项目
|
5
|
三种微生物菌肥对旱地果园土壤改良与修复效应的研究
|
TAS1611
|
邓霏
|
2016-2018
|
0.8
|
我学院
|
校级科研项目
|
6
|
微生物菌肥改良苹果园土壤技术研究
|
1610RJZE140
|
邓霏
|
2016-2018
|
3
|
甘肃省科技厅
|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
|
7
|
草苷膦对土壤微生态及氮转化的影响
|
1610RJZE137
|
邹亚丽
|
2016-2019
|
3
|
甘肃省科技厅
|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
|
8
|
樱桃果蝇物理防控技术研究与开发
|
1610RJZE134
|
施海燕
|
2016-2019
|
3
|
甘肃省科技厅
|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
|
9
|
中国樱桃GR-RBPs基因家族的分离、鉴定及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2016B-070
|
王顺才
|
2016-2017
|
2
|
甘肃省教育厅
|
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
|
10
|
苹果疏除果实中苹果多酚的生产及降血压成分的分离、鉴定
|
2016
|
高义霞
|
2016-2018
|
8
|
天水市科技局
|
天水市科技计划项目
|
11
|
微生物菌肥对旱地果园土壤改良与修复效应的研究
|
无
|
邹亚丽
|
2016-2019
|
8
|
天水市科技局
|
天水市科技计划项目
|
12
|
花牛苹果果实品质评价体系构建
|
TSA1509
|
杨金凤
|
2015-2017
|
0.8
|
我学院
|
校级科研项目
|
13
|
乳苣多酚、生物碱对几种害虫酚氧化酶、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
2015B-097
|
高义霞
|
2015-2017
|
0.5
|
甘肃省教育厅
|
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
|
14
|
草甘膦对果园杂草防效及对土壤酶及微生物的影响
|
TSA1516
|
邹亚丽
|
2015-2018
|
0.8
|
我学院
|
校级科研项目
|
15
|
甜樱桃抗性砧木的筛选与利用研究
|
无
|
王顺才
|
2014-2017
|
5
|
天水市科技局
|
天水市科技支撑计划
|
16
|
生物有机肥对樱桃园土壤理化性状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
无
|
杨金凤
|
2014-2016
|
5
|
天水市科技局
|
天水市科技支撑计划
|
17
|
花牛苹果果品质量检测评价及质量控制技术
|
无
|
杨玲娟
|
2015-2018
|
15
|
天水市科技局
|
科技支撑项目
|
18
|
1-MCP对核果类和花牛苹果果实贮藏生理及保鲜技术的研究
|
无
|
李一婧
|
2015-2017
|
8
|
天水市科技局
|
天水市科技支撑计划
|
19
|
樱桃果蝇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
2015A-135
|
施海燕
|
2015-2018
|
1.5
|
甘肃省教育厅
|
省教育厅项目
|
20
|
大樱桃自然灾害防御技术试验研究与示范
|
|
杨光明
|
2014-2016
|
10
|
天水市科技局
|
科技支撑
|
21
|
大樱桃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
|
张庆和
|
2014-2016
|
100
|
省林业厅
|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
|
22
|
国内外甜樱桃新优品种引进栽培示范
|
|
张庆和
|
2015-2017
|
7
|
天水市科技局
|
科技支撑
|
23
|
苹果、樱桃良种脱毒苗木快繁技术集成与示范
|
|
李帼英
|
2016-2017
|
0
|
省林业厅
|
自列
|
24
|
甘肃退耕还林区特色经济林果效益评价研究
|
|
张庆和
|
2016-2018
|
5
|
省林业厅
|
省退耕还林建设办自列项目
|
25
|
大樱桃果园土壤养分调查与水肥一体化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
|
刘瑾
|
2016-2018
|
8
|
天水市科技局
|
科技支撑
|
26
|
天水大樱桃套袋技术研究与示范
|
|
张庆和
|
2017-2018
|
5
|
天水市科技局
|
科技支撑
|
27
|
天水甜樱桃果实主要害虫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
|
|
郭建明
|
2017-2018
|
0
|
省林业厅
|
自列
|
28
|
苹果、樱桃园抗旱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
|
|
刘海全
|
2017-2018
|
0
|
省林业厅
|
自列
|
29
|
优质大樱桃设施栽培技术示范
|
|
张继荣
|
2013-2016
|
6
|
天水市科技局
|
科技支撑
|
30
|
果园防霜机功能提升改造及综合利用技术示范
|
|
张继荣
|
2014-2015
|
3
|
麦积区科技局
|
科技支撑项目
|
31
|
果园农药化肥减量控害及沃润德系列有机肥应用示范与推广
|
|
张继荣
|
2016-2017
|
6
|
天水市科技局
|
科技支撑
|
32
|
大樱桃精深加工技术示范及产业化开发
|
|
李诚
|
2014 -2015
|
10
|
麦积区科技局
|
科技支撑
|
33
|
樱桃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
2017GS10856
|
李诚
|
2017-2018
|
50
|
甘肃省科技厅
|
甘肃省技术创新引导计划-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
|
34
|
樱桃酒生产过程副产品开发应用技术示范
|
|
李诚
|
2017-2018
|
4
|
麦积区科技局
|
科技支撑
|
35
|
高端樱桃酒开发
|
|
李诚
|
2015-2016
|
8
|
天水市科技局
|
科技支撑
|
36
|
大樱桃新品种布鲁克斯引种及设施栽培技术示范
|
|
李诚
|
2015-2016
|
3.7
|
麦积区科技局
|
科技支撑
|
37
|
大樱桃砧木新品种无性繁殖技术研究及推广
|
|
廖永强
|
2015-2016
|
3.5
|
麦积区科技局
|
科技支撑
|
3 科研成果
甘肃省大樱桃创新技术中心获奖清单
序号
|
成果名称
|
完成人
|
成果水平及获奖情况
|
结题及获奖年度
|
1
|
甜樱桃贮藏保鲜与综合加工技术研究
|
呼丽萍、邹亚丽、李一婧、王宝刚等
|
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2018
|
2
|
五万亩樱桃果蝇测报与无公害防治技术示范推广
|
呼丽萍、郭建民、施海燕、王小龙、徐爱兰等
|
天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17
|
3
|
甜樱桃贮藏保鲜与综合加工技术研究
|
呼丽萍、邹亚丽、李一婧、王宝刚等
|
天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16
|
4
|
提高大樱桃产量质量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
呼丽萍、施海燕、邹亚丽、杨金凤等
|
天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5
|
5
|
苹果酒新技术新工艺研究
|
呼丽萍、杨金凤、雒林通、李一婧等
|
天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5
|
6
|
提高大樱桃产量质量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
呼丽萍、施海燕、邹亚丽、杨金凤等
|
甘肃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15
|
7
|
山杏综合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
呼丽萍、谢天柱骆林通、宋怡等
|
国内先进水平
|
2014
|
8
|
不同药剂对樱桃抗寒性的影响研究
|
施海燕、呼丽萍、邹亚丽等
|
国内先进水平
|
2014
|
9
|
大樱桃品种选育及良种脱毒苗木快繁技术研究与示范
|
张庆和、杨映红、杨俊霞等
|
天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13
|
10
|
大樱桃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
杨映红、张庆和、张祖强等
|
省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
|
2013
|
11
|
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免疫学分子标记与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
王延璞等
|
天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10
|
12
|
特色植物及其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
|
谢天柱、张继、汪斌、袁毅君等
|
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12
|
13
|
梨小食心虫测报及防治技术示范推广
|
呼丽萍、周晓康、周向军、郭建民
|
甘肃省教育厅三等奖
|
2011
|
14
|
天水苹果园土壤微量元素调查与缺素症防治技术研究
|
周晓康、杨金凤等
|
天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14
|
15
|
天水果园土壤养分和树体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技术研究
|
杨世勇、周晓康等
|
天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1
|
16
|
天水苹果园土壤养分监测与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
杨世勇、周晓康等
|
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
|
2013
|
17
|
利用分子与生化组合标记法鉴定幼苗期大樱桃品种
|
赵菲佚等
|
天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7
|
18
|
几种天然抗氧化剂的制备及抗氧化作用
|
周向军、高义霞、袁毅君
|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
|
2016
|
19
|
几种食源性胶体的物化手段改造及功能化
|
高义霞、周向军、袁毅君、王廷璞
|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
|
2016
|
20
|
10万亩无公害山地葡萄栽培技术集成示范
|
呼丽萍等
|
天水市麦积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16
|
21
|
2万亩大樱桃优质无公害丰产技术集成示范推广
|
赵利军、王小龙、万文奎、王喜林、魏志贞、杨金风等
|
天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14
|
22
|
秦州区冷凉山区甜樱桃示范推广
|
王小龙等
|
天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2012
|
甘肃省大樱桃创新中心近5年来授权专利清单
序号
|
专利名称
|
类别
|
专利号或
批准文号
|
专利
权人
|
授权单位
|
授权时间
|
1 |
一种分子生物学试验用夹取装置
|
实用新型
|
ZL201620779073.X
|
我学院
|
国家专利局
|
2017
|
2 |
一种96孔培养板点样装置
|
实用新型
|
ZL201620732274.4
|
我学院
|
国家专利局
|
2017
|
3 |
一种用于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旋转摇床
|
实用新型
|
ZL201620764980.7
|
我学院
|
国家专利局
|
2017
|
4 |
一种便携式植物种子分子生物学研究取样仪
|
实用新型
|
ZL201620685836.4
|
我学院
|
国家专利局
|
2017
|
5 |
检测恩诺沙星残留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试纸的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
|
201510405135.0
|
我学院
|
国家专利局
|
2017
|
6 |
一种地面育雏保温控温火墙
|
实用新型
|
201620242800.9
|
雒林通
|
国家专利局
|
2016
|
7 |
一种葫芦巴叶片精油的提取方法
|
发明专利
|
201510276490.2
|
李三相
|
国家专利局
|
2015
|
8 |
一种适用于山地的组合式可拆装移动鸡舍
|
实用新型
|
ZL201520066846.5
|
雒林通
|
国家专利局
|
2015
|
三、学术队伍
固定成员:呼丽萍、邓 霏、邹亚丽、杨金凤、施海燕、王顺才、李一婧、王静、高义霞、王弋博、安建平、杨玲娟、焦成瑾、王廷璞、刘艳梅、李三相、赵菲佚、李仲芳、袁毅君、雒林通、周向军、陈荃、陈利云、王倩宁、安小娟、郭小红、李喜娃
共建单位人员:张庆和、周晓康、魏志贞、王喜林、张继东、王锦锋、杨光明、王小龙、万文奎、常德昌、刘 瑾、杨映红、杨俊霞、赵新红、谭维军、任宏涛、张继荣、廖永强、杨 洁、李剑飞、赵社教、李诚
通讯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河南路,我学院3号实验楼1楼
邮政编码:741110
联系电话: 0938-8275196